成语“名落孙山”中“孙山”指代的是科举考试中上榜的第几名?
A、最后一名B、倒数第二
正确答案:A
答案解析:成语“名落孙山”中的“孙山”实际上并不是指代科举考试中上榜的具体名次,而是指代一个历史人物。这个成语出自宋代范公偁的《过庭录》,讲述的是孙山和一个同乡的儿子一起去参加科举考试,孙山考中了最后一名,而同乡的儿子没有考中。回到家乡后,同乡询问自己儿子的情况,孙山回答说:“解名尽处是孙山,贤郎更在孙山外。”意思是说,榜上最后一名是我孙山,你的儿子还在我的后面,也就是说他没有考中。成语“名落孙山”用来形容考试或选拔没有被录取,而不是指孙山是科举考试中上榜的第几名。所以,题目中的选项A(最后一名)和B(倒数第二)都不准确。但根据题目的设定,如果必须在A和B中选择一个答案,那么更接近成语原意的答案是A(最后一名),因为孙山确实是考中了最后一名。所以,A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