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题库>一站到底>诗句“月落乌啼霜满天”中描写到的“霜”,实际上是对哪种天气现象的误判?

诗句“月落乌啼霜满天”中描写到的“霜”,实际上是对哪种天气现象的误判?

诗句“月落乌啼霜满天”中描写到的“霜”,实际上是对哪种天气现象的误判?

A.雾

B.霾

正确答案:A

答案解析:在这句诗“月落乌啼霜满天”中,诗人描写了一种寒冷、清寂的夜晚景象。其中“霜满天”给人一种霜覆盖整个天空的感觉。但实际上,霜是地面或近地物体表面温度降到0℃以下时,由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白色冰晶,通常出现在地面上,而不是满天。选项A“雾”和选项B“霾”都是大气现象,但它们的形成机制和视觉效果有所不同:雾是由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,使能见度降低的天气现象。雾的形成通常需要较高的湿度,并且多在夜间或清晨出现。霾则是由大量细微的尘粒、烟粒等颗粒物悬浮在空气中,造成空气混浊,能见度降低的现象。霾的形成与空气污染密切相关。考虑到诗句中的“霜满天”实际上是对一种视觉上类似的天气现象的误判,雾和霜都涉及水汽凝结,且在寒冷的夜晚,雾的出现频率较高,视觉上可能会给人一种“霜满天”的错觉。而霾则更多与空气污染相关,与霜的关联性较小。正确答案是A.雾。这是因为雾在寒冷的夜晚更容易出现,且在视觉上可能被误认为是霜覆盖了整个天空。

一站到底

潮州的简称是什么?

2024-10-31 5:50:15

一站到底

世界名车雪佛兰原产于哪个美洲国家?

2024-10-31 5:52:20